臺灣政府 粉絲專頁
台灣自治政府
臺灣政府
總理專欄
蔡吉源
何瑞元頻道
聯合國憲章第73條
解殖自治
台灣建國
台湾護國神社
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
龜山
龜山鄉早期稱龜崙社,1945年改為新竹縣桃園區龜山鄉,1950年桃園設縣而更名為桃園縣龜山鄉,村里行政組織共分為新路、龜山、山頂、兔坑、楓樹、舊路、公西、大崗、南上、大坑、嶺頂、龍壽、牛角等十三個村。
1966年,自新路村分出陸光村。自楓樹村分出精忠村。1982年自龜山村分出大同村,新路村再分出中興村,山頂村再分出山福村,山德村等合計十九村。
1998年,因工商業持續發展,人口快速增加,行政區域再擴編為廿六村。增加了新嶺、幸福、文化、南美、福源、迴龍、龍華等村。2002年,大坪頂地區土地重劃,開發快速,人口持續增加,行政區域再擴增了大華、大湖、新興、長庚村,使得本鄉的村里行政組織增加為三十個村。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,名稱定為「桃園市」,成為臺灣北部第三個直轄市。原縣轄鄉鎮市一併改制為區,目前有13區。原龜山鄉改制為直轄市龜山區。
1966年,自新路村分出陸光村。自楓樹村分出精忠村。1982年自龜山村分出大同村,新路村再分出中興村,山頂村再分出山福村,山德村等合計十九村。
1998年,因工商業持續發展,人口快速增加,行政區域再擴編為廿六村。增加了新嶺、幸福、文化、南美、福源、迴龍、龍華等村。2002年,大坪頂地區土地重劃,開發快速,人口持續增加,行政區域再擴增了大華、大湖、新興、長庚村,使得本鄉的村里行政組織增加為三十個村。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,名稱定為「桃園市」,成為臺灣北部第三個直轄市。原縣轄鄉鎮市一併改制為區,目前有13區。原龜山鄉改制為直轄市龜山區。
訂閱:
意見 (Atom)